新創公司泡沫破滅 不只創辦人與員工 相關房地市場也將損失慘重

發佈時間: 2015-07-06 17:20:24
LINE-SHARE FB-SHARE
新創公司泡沫破滅 不只創辦人與員工 相關房地市場也將損失慘重 鉅亨網編譯蔡騰輝 綜合外電 不只是金融業與股市有泡沫危機,每每籌資金額都數以千萬計的新創公司,也即將面臨泡沫危機。 如果新創公司泡沫破滅,投資人將損失慘重。 雖然新創公司泡沫有危機,但如果真的破滅,對於經濟的影響,也遠低於 2000 年 3 月的全球科技泡沫所帶來的影響。 當初對於科技的狂熱,也使得購買如 Pets.com 等股票的投資人損失慘重。尤其是股票上市後不久,立刻面臨下市與破產的危機。而如今的新創公司目前大都還沒上市,因此市場投資人尚未大量持有其公司股權。 市場預測,最大的輸家為新創公司的創辦人與員工。他們的發財夢,可能因為沒有順利上市而落空。而這落空的現象,將在矽谷以及其它國家新創公司興盛的地區,引發蝴蝶效應。 研究機構 CB Insights 研究分析員 Michael Dempsey 說,新創公司的創辦人與員工,可能最後什麼都不剩。 目前,所有人都嚮往能到新創公司上班。看看募資超過 10 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數量,成長得有多麼快速。 研究機構 CB Insights 數據表示,現在共有 116 家「獨角獸公司」,總計市值約莫 4390 億美元。 一般投資人所熟知的「獨角獸公司」包含 Airbnb、Snapchat、Uber、Pinterest。上述四家公司市值大約 930 億美元。這數字大約也等於 LinkedIn ( (US-LNKD) )、推特 (Twitter) ( (US-TWTR) )、雅虎 (Yahoo) ( (US-YHOO) )、GoPro ( (US-GPRO) ) 加起來的市值。 新創公司泡沫破滅,將帶來骨牌效應。投資人瘋狂追逐與投入資金到「獨角獸公司」,也讓市場上出現是否有新創公司泡沫危機的聲音。新創公司是否真的值那麼多錢? S&P Capital IQ 科技股主要研究員 Scott Kessler 說,如果新創公司沒有成功、沒有真的達到原先預期目標,那麼泡沫破滅是遲早的事。他們發現有些公司市值超過幾十億美元,但並無具體的商業模式與營收。新創公司目前雖有泡沫的可能,但卻無立即的危機,但市場如繼續瘋狂追逐,危機將越來越明顯。[NT:PAGE=$] 風險投資基金公司 Mucker Capital 的共同創辦人 William Hsu 說,科技公司的價值被壓縮,使得大部分的新創公司都還沒上市,也因為還沒上市,使得一般稍有存款年長者也無從投資,因此就算泡沫破滅,對於一般投資人影響也將降至最低。 有些散戶可以透過共同基金投資新創公司,但這些投資金額占整體新創公司的資金只是小小少部分而已。如果新創公司泡沫破滅,新創公司的創辦人與員工可能受傷最深。他們除了失去工作以外,可能也會將原本累積的財富也都賠進去。 曾經市值達 5000 萬美元的線上客服公司 Get Satisfaction 共同創辦人 Lane Becker 最能體會這樣的感覺。2015 年初,Becker 被迫將公司出售,許多員工與初期的投資人都血本無歸。 新創公司如果被迫用比當初募資金額更低的金額賣出公司,那麼投資人可能就只能認賠收場。此外避險資金公司提供確保投資人至少能拿回原先新創公司募資時投資人所投入的資金。而這極具風險的生意模式,就是避險資金公司獲利的來源。 新創公司泡沫破滅,代表原先放棄在穩定公司工作,而為了將來公司股票上市所帶來巨大財富的員工,將什麼都沒有。 研究機構 CB Insights 研究分析員 Michael Dempsey 說,有時候創辦人與員工在新創公司清算後,什麼都拿不到。 因為新創公司與避險資金公司之間有簽訂協議。如果新創公司營運與財物狀況每況愈下,那麼避險資金公司將會逐漸限縮新創公司所能拿到的資金。 依靠著其它科技公司成長的新創公司都屬於泡沫危險的新創公司。這代表公司行政人員、人力資源部門、公司的客戶也都是新創公司。矽谷的一些新創餐廳即為例子。 由於新創公司設址以及高薪員工的住宿需求,使得新創公司附近的房地產價格不斷飆升。當新創公司泡沫破滅之時,房地產市場也將有跌價的骨牌效應。 但如果新創公司真的成功,其所能帶來的市場價值將無可限量。像是擊敗眾多對手的臉書 (Facebook) ( (US-FB) )與谷歌 (Google) (Goog) 就是最好的例子。